提及廈門,最先浮現在我腦海里的,是海風裹挾著的咸濕氣息,是老騎樓下斑駁的陽光,是鼓浪嶼上悠揚的鋼琴聲,還有街頭巷尾飄來的沙茶面香氣。這座位于福建東南沿海的城市,既有海島的浪漫風情,又有老城的煙火氣息,更有現代都市的活力與便捷。它不像一線城市那樣行色匆匆,而是自帶一種 “慢節奏” 的舒適感,無論是漫步在環島路的沙灘上,還是穿梭在曾厝垵的小胡同里,都能讓人卸下疲憊,沉浸式感受生活的美好。這次我用五天四晚的時間,深度體驗了廈門的多樣魅力,也整理出了這份實用攻略,希望能給同樣向往這座城的你提供參考。如果想讓行程更省心,也可以聯系廈門當地導游君君176 8932 7209(長按復制去添加好友。也可以直接打電話聯系),跟著她玩能少走很多彎路。

第一天:初見廈門,邂逅老城煙火
抵達廈門的第一天,我沒有安排太緊湊的行程,只想慢慢適應這座城市的節奏。上午從車站出來后,先去提前訂好的民宿放了行李,民宿選在中山路附近,步行就能到老城區,特別方便。稍作休息后,我便直奔中山路步行街—— 這里是廈門最具代表性的老商業街,兩側的騎樓建筑充滿了南洋風情,紅磚墻、花窗欞,搭配著掛在門口的紅燈籠,隨手一拍都是復古感十足的照片。
逛中山路當然少不了吃,沿街的老字號小吃店一家接一家。我先在 “蓮歡海蠣煎” 點了一份海蠣煎,金黃的薯粉包裹著新鮮的海蠣,再撒上翠綠的香菜和酸甜的蘿卜丁,外酥里嫩,一口下去滿是大海的鮮味。接著又去 “黃則和花生湯” 喝了碗花生湯,軟糯的花生煮得入口即化,湯里帶著淡淡的甜味,暖心又暖胃。一路吃一路逛,從街頭走到街尾,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。
傍晚時分,我打車去了演武大橋。演武大橋是廈門最具特色的橋梁之一,它緊鄰海岸線,橋面距離海平面只有幾米,站在橋上仿佛能伸手觸摸到海水。夕陽西下時,落日的余暉灑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,遠處的鼓浪嶼和雙子塔盡收眼底,景色美得讓人沉醉。我在橋上慢慢散步,吹著海風,看著天色一點點暗下來,直到雙子塔的燈光亮起,才戀戀不舍地離開。
第一天的行程雖然簡單,但卻讓我對廈門有了初步的好感。如果大家覺得自己規劃行程麻煩,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廈門的歷史和文化,不妨聯系導游君君,她能根據你的需求定制行程,而且整個五天四晚的行程費用在 800-1000 元之間,性價比很高。
第二天:鼓浪嶼,漫步琴島的慢時光
第二天的重頭戲是鼓浪嶼,這座被譽為 “海上花園”“鋼琴之島” 的小島,是廈門必打卡的景點之一。早上 8 點多,我從廈門輪渡碼頭乘船前往鼓浪嶼,十幾分鐘的航程很快就到了。下船后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島上標志性的紅色磚墻建筑,搭配著郁郁蔥蔥的榕樹,瞬間讓人感受到了小島的靜謐與美好。
鼓浪嶼沒有機動車,只能靠步行,這也讓它保留了最原始的慢節奏。我沿著島上的小路隨意漫步,路過了很多充滿特色的老別墅,比如菽莊花園—— 這座花園建在海邊,將大海作為背景,園內的四十四橋橫跨海面,行走在橋上,仿佛置身于海上,抬頭就能看到藍天、白云和遠處的漁船,景色十分獨特。園內還有一座鋼琴博物館,收藏了很多古董鋼琴,漫步其中,偶爾能聽到工作人員彈奏的鋼琴曲,悠揚的旋律在空氣中回蕩,讓人身心舒暢。
逛完菽莊花園,我去了日光巖。日光巖是鼓浪嶼的最高點,登頂后可以俯瞰整個鼓浪嶼和廈門本島的景色。雖然爬山的過程有些累,但當站在山頂,看到腳下錯落有致的紅瓦屋頂、蜿蜒的海岸線和遠處的高樓大廈時,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。下山后,我在島上的小巷里找了一家咖啡館,點了一杯咖啡和一塊蛋糕,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行人,享受著難得的悠閑時光。

傍晚時分,我在島上的海鮮餐廳吃了一頓地道的海鮮大餐,新鮮的螃蟹、蝦、貝類,做法簡單卻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鮮的鮮味。飯后,我沿著海邊散步,吹著海風,聽著海浪聲,直到天色暗下來,才乘船返回廈門本島。
第三天:環島路與曾厝垵,感受海濱活力
第三天,我把行程安排在了廈門的東部沿海區域,主要打卡環島路和曾厝垵。早上吃完早餐后,我租了一輛自行車,從廈門大學附近的環島路起點出發,開始了環島騎行。環島路的海岸線很長,沿途的景色也各不相同,有的路段緊鄰沙灘,能看到游客在海邊嬉戲玩耍;有的路段穿過椰林,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,形成斑駁的光影;還有的路段可以看到矗立在海邊的燈塔,白色的燈塔搭配著藍色的大海,格外清新。
騎行到黃厝海灘時,我停下車來,走到沙灘上。黃厝海灘比鼓浪嶼的沙灘更安靜,人也更少,沙灘干凈細膩,踩在上面軟軟的。我脫了鞋子在海邊散步,海浪一次次涌上沙灘,沒過腳踝,帶著絲絲涼意,特別舒服。在這里還能看到很多人在海邊拍照、野餐,甚至還有人在沖浪,整個海灘充滿了活力。
中午,我騎行到了曾厝垵,這里原本是一個小漁村,如今變成了充滿文藝氣息的美食村落。走進曾厝垵,映入眼簾的是掛滿燈籠和彩旗的小巷,兩側的店鋪賣著各種各樣的小吃和手工藝品,比如沙茶烤肉、土筍凍、手工飾品等。我在巷子里逛了很久,吃了很多特色小吃,最后還買了一些手工藝品作為紀念品。
下午,我在曾厝垵附近的海邊找了一家茶館,點了一壺廈門特色的鐵觀音,坐在茶館里看著大海,喝茶聊天,度過了一個悠閑的下午。傍晚時分,我打車返回市區,結束了一天的行程。
第四天:廈門大學與南普陀寺,感受文化與禪意
第四天,我去了廈門最有名的兩所 “打卡地”——廈門大學和南普陀寺,這兩個地方相鄰,可以一起游覽。早上 9 點左右,我到達廈門大學門口,雖然需要提前預約,但進入校園后,還是被它的美景驚艷到了。廈門大學被譽為 “中國最美大學” 之一,校園內綠樹成蔭,紅磚建筑與現代教學樓交相輝映,既有歷史的厚重感,又有青春的活力。
我沿著校園內的小路漫步,路過了芙蓉湖,湖水清澈見底,湖邊的柳樹隨風飄動,偶爾能看到幾只黑天鵝在湖里游來游去,十分可愛。接著又去了芙蓉隧道,這條隧道長約 1 公里,兩側的墻壁上畫滿了學生們的涂鴉作品,內容豐富多樣,有搞笑的卡通形象,有感人的青春故事,還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,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創意和活力,是廈門大學的 “網紅打卡點” 之一。
逛完廈門大學,我步行到了旁邊的南普陀寺。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的佛教寺院,始建于唐代,歷史悠久。寺廟的建筑宏偉壯觀,紅墻黃瓦,搭配著綠色的樹木,顯得格外莊嚴肅穆。走進寺廟,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,殿內供奉著彌勒佛和四大天王,香火十分旺盛。我沿著寺廟內的臺階向上走,路過了大雄寶殿、大悲殿等建筑,每一座建筑都有著獨特的風格和歷史故事。在寺廟的最高處,還能俯瞰到廈門市區和大海的景色,視野開闊。
中午,我在南普陀寺附近的素齋館吃了一頓素齋,雖然都是素食,但做法精致,味道鮮美,讓人回味無窮。下午,我在寺廟內的禪院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,坐著聽了一會兒佛經,感受著寺廟內的禪意,讓自己的內心慢慢平靜下來。傍晚時分,我才離開南普陀寺,返回市區。
第五天:沙坡尾與集美學村,告別前的最后驚喜
第五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,我去了兩個相對小眾但很有特色的地方 ——沙坡尾和集美學村。早上 9 點左右,我到達沙坡尾,這里原本是廈門的一個老漁港,如今經過改造,變成了充滿文藝氣息的創意園區。走進沙坡尾,首先看到的是停泊在港口的舊漁船,搭配著旁邊的紅磚建筑和現代藝術裝置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 “新舊碰撞” 的美感。
沙坡尾內有很多創意店鋪、咖啡館和藝術展廳,我逛了幾家喜歡的店鋪,買了一些特色的文創產品,然后在一家咖啡館里點了一杯咖啡,坐在窗邊看著港口的景色,享受著最后一天的悠閑時光。中午,我在沙坡尾附近的海鮮餐廳吃了一頓海鮮大餐,作為這次廈門之行的 “告別餐”。
下午,我乘坐地鐵前往集美學村。集美學村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,這里聚集了集美大學、集美中學等多所學校,校園內的建筑風格獨特,融合了閩南傳統建筑和南洋建筑的特色,被稱為 “嘉庚建筑”。我在集美學村內漫步,路過了龍舟池,池水清澈,湖邊的柳樹隨風飄動,遠處的嘉庚建筑倒映在水中,景色十分優美。接著又去了鰲園,這里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園,園內的建筑和雕塑都有著深刻的意義,讓人感受到了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品德。傍晚時分,我從集美學村返回廈門市區,收拾好行李,準備離開這座讓我留戀的城市。
這次廈門五天四晚的行程,讓我全方位地感受到了廈門的魅力。從中山路的老城煙火到鼓浪嶼的慢時光,從環島路的海濱活力到廈門大學的青春氣息,再到南普陀寺的禪意和沙坡尾、集美學村的特色風情,每一個地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廈門就像一位溫柔的故人,用它的美景、美食和慢節奏,治愈著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。

如果大家也想來廈門旅游,卻擔心自己規劃行程麻煩,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廈門的歷史和文化,不妨聯系廈門當地導游君君176 8932 7209(長按復制去添加好友。也可以直接打電話聯系)。她對廈門的景點、美食和文化都非常熟悉,能根據你的需求定制專屬行程,而且整個五天四晚的行程費用在 800-1000 元之間,性價比很高。跟著她玩,一定能讓你的廈門之行更加省心、開心。
編輯:張張
2025潮汕五天四晚報團攻略:報價旅游攻略,潮汕五日游報價,看完(2025-10-30)
潮汕五天四晚實用攻略:家庭游注意事項+省錢方法,潮汕旅游景點美食(2025-10-30)
潮汕五天四晚親身經歷分享:跟團旅游景點+跟團旅游防騙攻略,潮汕旅(2025-10-30)
潮汕五天四晚旅游攻略:雙人游攻略+逛吃指南,潮汕旅游省錢技巧與避(2025-10-30)
潮汕五天四晚旅游攻略:家庭游行程+五天四晚多少錢,去潮汕旅游美食(2025-10-30)
這篇廈門旅游省錢攻略不要錯過!內含廈門旅游攻略五天四晚超值玩法,(2025-10-30)
廈門旅游攻略防坑防騙指南~詳細實用,包含廈門旅游攻略五天四晚行程(2025-10-30)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